名 稱 |
屆 數 |
周 期 |
主要內容 |
時間節點 |
評審側重 |
材料準備 |
“挑戰杯”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(又稱挑戰杯,大挑) |
16屆 |
2年/屆 |
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;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;科技發明制作(A類和B類) |
省級初評和組織申報階段(3-6月); 全國復賽和參賽準備階段(7-10月); 全國決賽和表彰階段(10月左右)。 |
側重技術創新/科技成果轉化情況/形成專利技術或產品等 |
word版創業計劃書; ppt;視頻 或 其他資料
|
“創青春”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(又稱創青春,小挑)
|
11屆 |
2年/屆 |
創業計劃賽;實踐賽(已注冊公司); 公益賽; 專項賽(網絡信息經濟 MBA) |
4月至5月,將由各?。ㄗ灾螀^、直轄市)組織本地預賽或評審; 7月至8月舉行全國復賽;9月至10月全國決賽。 |
可落地性和實踐性 變成創業項目 |
|
中國國際互聯網+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|
5屆 |
1年/屆 |
高教主賽道:創意組、初創組、成長組、師生共創組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:公益組、商業組職教賽道:創意組、創業組國際賽道:商業企業組、社會企業組、命題組; 萌芽板塊。
|
參賽報名(4—5 月); 初 賽 復 賽 (6 — 8 月 ); 全國總決賽(10 月中下旬)。 |
技術創新性/可落地/商業化強的項目 |
三項大賽主要差異
一、“互聯網+”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主要特色:
規格高含金量高:教育部等部門主辦;投資、媒體對接:全國高校創新創業投資服務聯盟、中國教育創新校企聯盟等參與;參賽范圍廣;項目分類精準,要求具體;國際大賽通道等;
獎勵政策不僅頒發獲獎證書,還提供投融資對接、落地孵化等服務。
二、挑戰杯(大挑)主要特色:
規格高含金量高,共青團中央等部門主辦;國際大賽通道;主題分類明確等;獎勵頒發獲獎證書。
三、創青春(小挑)主要特色:
規格高含金量高,共青團中央等部門主辦;國際大賽通道;主題分類明確;獎勵證書,并視情況給予創業資金、專業指導等。
??“大挑”與“小挑”的前世今生:
2015年前,大小挑為兩個并列“挑戰杯”競賽項目:
一個是”挑戰杯”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(大挑);另一個則是“挑戰杯”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(小挑)。
這兩個項目都由共青團中央牽頭主辦,交叉輪流開展,每個項目每兩年舉辦一屆。
2015年后,小挑更名為”創青春”(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、創業實踐挑戰賽、公益創業賽),基本延續了小挑原本賽制與規定。
大挑不變,簡稱為“挑戰杯”,下設三個參賽類別(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、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、科技發明制作)。
“挑戰杯”與“創青春”依舊由共青團中央牽頭主辦,每年交替舉辦,今年舉辦“創青春”,明年將舉辦“挑戰杯”。
版權所有 ?溫州大學創新創業學院 技術支持:捷點科技